劳动报|未来5年沪常住人口增加不足百万

时间:2016-01-13浏览:396设置

  “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以内。”这是近日上海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坚守的底线。守住底线并不意味着人口不增长,业内专家指出,在控制人口无序增长的同时,也应当增加公共基建的供给侧投入。


常住人口如何调控?房、业、证“三管齐下”

  在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十三五时期上海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2500万以内,是适宜人们更好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常住人口规模为2425.6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0.53万人,增长率为0.44%。事实上,这一增幅较前几年已经明显有所收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分别为1.95%、1.40%和1.46%。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至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2.8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4%。而如果按照0.44%的增长率计算,到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数约为2490.43万人。

  “人口规模的调控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重视了,近年来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高向东认为,调控人口可以从居住证、住房和就业等方面进行监管。“比如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将居住证制度与居住、就业、社保、教育等涉及人口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有效衔接,增加居住证的含金量,最大限度发挥居住证功能,做到以证管人;从住房的角度来看,以外来人口落脚点为抓手,切实加强对出租的危棚简屋和群租现象的整治力度,杜绝无合法证件外来人员承租房屋;而一些被市场淘汰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会进一步释放人口的压力。”


二孩政策会有影响?增长主要是外来流入人口

  在高向东看来,调控人口是必须的,否则人口会无序增长。但调控并不是不增长,而是合理的布局资源配置,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今年起,上海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这会对人口调控造成压力吗?高向东表示,有调查显示,上海符合双独或单独政策的家庭中,申请并实际生育二孩的比例仅占0.35%,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孩新政不会带来人口的骤增,而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还是外来流入人口。

  “这也就意味着调控的主要是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一旦迅猛增长会对城市运行造成压力。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导致房价飙涨、公共服务设施供应不足、环境污染、公共治安等等各方面,就形成了‘城市病’。”高向东称,有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中能够在上海买房的只有4%-5%,这也对租房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压力,由此会进一步推升房价。


人口分布不均衡?公共资源将向郊区扩散

  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中心城区中,黄浦、静安、虹口三区人口密度均超过了3万人/平方公里。其中虹口区达到了3.57万人/平方公里。高向东表示,一般城市人口密度在1万人/平方公里较为合适。“针对人口调控的目标,各个区县都进行了分解,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近几年是在减少的。”

  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降低,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在向近郊区扩散。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提出,“十三五”时期,上海将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人口集聚地倾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向郊区倾斜。

  高向东指出,上海人口承载力的最大容量约为5000万人,2500万人的规划是适合当下发展需求的数据。“调控常住人口,不仅是数量问题,更是合理布局的问题。上海郊区有大量的承载量,但是产业必须先发展起来。郊区的新城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增加了人口承载力度,那么以后人口到3000万,也不会有压力。”

  上海交大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也认为,未来的上海潜力巨大,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逐步扩散和地铁进一步覆盖,资源合理配置,城市的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他提到,医疗、教育等资源向郊区扩散后,也需要在中心城区等区域增加公租房比例,以应对城市发展中的“职住分离”现象,避免钟摆式交通到来的压力。

  合理的资源布局,未来将会成为调控人口的重要抓手。


低端劳动力仍短缺?或抬升物价和生活成本

  高向东指出,对于流动人口的调控,也需要结合产业结构的具体情况。“服务性行业如果调控过度,成本就会上涨。”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是有互补性的。并不是说城市发展我们就要排斥那些低端劳动力。”陆铭表示,在世界上的很多特大型城市中,其实大学以上学历和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数都很多,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低端服务业的需求也水涨船高。“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以服务为主。上海目前低端的劳动力其实是短缺的,这也就导致了服务业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在上海请保姆和香港价格一样,但我们的平均收入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

  陆铭认为,目前上海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无法满足大量的需求,供给侧是不足的。“在控制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增加供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这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


记者|邵未来

来源|劳动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