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社会救助史,体枝叶民生情:经管学部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新中国社会救助史专题学习活动

时间:2020-12-02浏览:283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深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厘社会救助史,体枝叶民生情--新中国社会救助史”专题学习,通过在公寓设立读书角、聆听专家讲座、小组集中学习、分组汇报成果等一系列活动,展示新中国救助史的发展进程和斐然成就,激励支部党员不忘初心使命,践行青年责任与担当。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新中国社会救助史”学习活动合影


设立“迷你”读书角,“四史”学习进公寓

11月初开始,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将“四史”学习教育延伸至学生公寓,在支部党员集中居住的校内第3公寓、第10宿舍、第12宿舍和校外中江路公寓建立开放式的“四史”迷你读书角,放置与“四史”及“社会救助史”相关的书籍,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便捷的学习环境。

学生公寓“四史”学习图书角

支部党员在学生公寓读书角开展研讨


此外,支部组织党员围绕新中国“贫困救助发展史”、“教育救助发展史”、“医疗救助发展史”三个主题,成立专题学习小组,开展自主研读与讨论,营造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同学共学“四史”的浓厚氛围,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专家辅导深化认识,提高“四史”学习站位

在自主学习、小组研讨之外,党支部邀请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专家曹艳春副教授为支部成员作了题为“新中国贫困与社会救助制度”的专题辅导报告。曹艳春教授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新中国的贫困问题以及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变迁,并结合其现场调研贫困户的亲身感受与思考,引导支部党员深入思考社会公共问题,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公管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曹艳春副教育作专题辅导报告

讲座互动


学习成果集中汇报,涵育知史爱国情怀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和专家辅导,11月25日支部组织召开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中国社会救助史”学习成果汇报会。三组同学围绕各自的主题,依次进行了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分享。

贫困救助学习小组汇报

党员汪涵同志代表新中国贫困救助史学习小组就“新中国贫困救助政策发展历史与变迁”分享了研习成果,通过梳理建国以来贫困救助从应急化阶段、边缘化阶段、基础化阶段向民生化阶段的演变,结合当下进行的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动阐述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教育救助学习小组汇报


王蕾同志则代表教育救助学习小组作题为“中国教育救助发展及演变逻辑”的学习报告,围绕新中国教育救助的产生、内涵、政策,展示了中国教育救助的巨大成就、其中的热点和对未来的展望。她们在总结与思考中提出,综观中国教育救助史,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关键在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地在新时代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医疗救助学习小组汇报

陈雨晴等代表第三组围绕“新中国医疗救助制度化之路”,带领大家回顾了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再到20世纪末,直到今天的中国医改进程和医疗救助发展历程。他们重点指出,2018年以来,医保扶贫政策累计惠及贫困人口4.8亿次,帮助减轻医疗负担近3300亿元,助力近1000万户因病致贫群众精准脱贫。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正加快健全重特大医疗疾病保险和救助制度,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

党支部书记吴剑飞作活动总结


党支部书记吴剑飞在活动总结中提出,学好“四史”是每位党员的必修课和终生课,希望支部党员能够通过社会救助史的学习,深入了解新中国在贫困、教育、医疗救助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强化公怀天下、怜悯苍生的“公共情怀”,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践行党员的担当与使命,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郑歆译 钟泽琪

张嘉玲

编辑丨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