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丨殷德生:“十四五”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迈好第一步?

时间:2021-01-08浏览:364设置

  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从国际环境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重点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那么,如何迈好第一步,新气象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供给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无论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有利于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同时,以保障粮食安全和解决好耕地、能源问题为抓手,保障基础性供给的可控。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种子资源保护和利用,尤其是种子库建设。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此外,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在供给侧的宏观经济治理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互协调的调控体系,不急转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


在需求侧扩大内需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在消费需求上,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一方面,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突破口扩大消费,尤其要构建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尤其是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坚持住房“只住不炒”的基本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等方面增加制度供给。

  在投资需求上,切实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外溢效应和乘数效应,尤其是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等重点领域。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一是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系统集成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系统集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以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健全数字规则,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合理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二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意味着更深领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在中国正式加入全球最大的自贸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积极考虑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开放要有更高水平的提升。基于中国与东亚地区产业链的区域化网络特征,要充分利用RCEP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促进中国与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商品、服务和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近10年来,全球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加速重构国际经贸新规则,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和新议题不断涌现,呈现出开放政策制度由边境向边境内延伸、开放政策制度体系的系统集成程度更高、开放政策制度由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等新的特征和趋势。我国要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争取主动,必须从国内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阅读原文


作者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经济学院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首席专家)

来源丨上观新闻

编辑丨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