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2016中国城市休闲指数北上广稳居三甲

时间:2016-11-14浏览:359设置

摘要:上海在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标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显示出上海休闲产业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和5年多前我们第一次研究发布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时相比,列入观测范围的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综合指数总体上呈持续稳步增长,5年前第一次统计时,约2/3城市只有1—20分,如今是2/3都在20分以上,这正是我国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进步的印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说,“但当我们将中国最好的北京、上海横向与东京、首尔、新加坡等比较时,却发现差距仍然不小”。

11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连续第六年公布了“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该指数由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标、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标、休闲服务与接待指标、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标、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标等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44个二级指标组合构成,数据全部由权威部门提供,由此也可以对我国主要城市的休闲化发展做出全面衡量,北京、上海、广州稳居前三位,但上海在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标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显示出上海休闲产业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上海的矛盾在哪里

所谓城市休闲化,是指当一座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阶段后,城市基础环境、居民消费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特点的发展时期。据介绍,城市休闲化是我国经济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形态,是以优化居民生活功能为核心的一个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在系统调查分析后发现,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整体空间格局趋于稳定,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休闲经济和休闲服务成为推动城市休闲化水平的两大优势因素,而休闲环境和交通成为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两大短板。

值得关注的是,从最终的结果看,虽然北京、上海、广州最终位居前三,但上海在主要的五个衡量指标中,休闲空间与环境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最终只排名第五位,同时上海的休闲生活与消费却高居第一,凸显出上海旺盛的休闲需求与供给侧不足之间的矛盾。

“上海的矛盾主要来自于城市化与产业形态,城市化必然会不断挤压能够给予人们休闲的空间,但同时上海也在大量出现以室内空间为主的新休闲业态。”上海劢驰投资管理基金董事长张建分析认为,现代休闲产业更多依靠城市白领的需求而来,但与大型城市相伴的房地产业、高密度空间都会使都市白领产生疏离,这也是大型城市很难克服的问题。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发展,都市内的休闲产业也在不断出现新的形态,如家云上四季品牌总经理李论便介绍了全新的城市民宿形态。“休闲生活,过去可能就是指旅游,但如今却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自由、自助的需求,城市地租虽然可能造成与休闲的矛盾,但并非不能解决,重要的还是解决人们内心的需求”。


对标国际仍有差距

在更广泛范围内的衡量,显现出目前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更多特点与问题。

进一步通过地理区位来反映我国城市的休闲化水平,结果显示我国三大区域的城市休闲化因地理区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几大指标的综合衡量下,我国中部地区的水平差异离散度最小,显示出各地在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上较为接近;在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空间与环境中西部则强于东部,显示出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城市的逐步发展,整体“硬件”水平已优于中部,但居民与游客的休闲消费水平则较弱。

综合来看,我国城市休闲化水平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的格局,也与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现状相吻合,体现出区域经济水平与城市休闲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楼嘉军教授分析,这是由于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为一座城市的休闲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发展环境,完善的休闲产业能力可以保障城市各个休闲要素之间的协调,最终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到休闲活动中,由此提升生活质量。

在国内城市的综合考量之外,此次华东师大课题组还将中国表现最好的北京、上海,与东京、首尔、新加坡以同一指标体系做了比对,结果发现,虽然北京、上海在国内表现优异,但几大指标与几大城市仍然差距明显,有些甚至可以说不在一个量级。楼嘉军教授分析原因认为,与上海去年人均GDP约1.5万美元相比,几大城市目前人均GDP已普遍超过三四万美元,北京、上海的发展显然尚需时日,最终才能成为现代化休闲经济时代的城市。


作者:梁建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