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召开

时间:2021-02-01浏览:307设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月17日,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大学政治学院召开。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大学政治学院政委王鹏、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出席论坛并致辞,**大学政治学院院长陶传铭作“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旨报告。**大学政治学院濮端华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徐炯表示,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全会精神,一是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系列重要论述,在学深学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这是根本也是基础。二是要深入组织开展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课题,在创新研究、推出成果上下功夫。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继续加强理论宣传,加强重大课题引领,做好建党百年宣传研究。

  王鹏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全军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王国平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体现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坚持以系统观念全方位、全过程协调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陶传铭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坚持系统观念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须遵循的五大重要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又把坚持系统观念列为7个重要观点和论述之一加以特别说明,这在党的中央全会和党的重要文件中还是第一次。为此,应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陶传铭认为,第一,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一方法以系统思维为出发点,立足整体视域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通过系统思维分析事物内在机理、运用系统方法处理事物发展矛盾,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复杂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第二,坚持系统观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尤其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前期的夯击垒台、立柱架梁和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到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不论是应对“变局”,还是构建“新局”,或是驾驭“全局”,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都愈显突出,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愈发紧迫。第三,要将系统观念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要加强前瞻性思考,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系统的动态性特质,增强对时代大势的洞察,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加强全局性谋划,把胸怀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加强战略性布局,要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在非平衡态下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就要加强和优化战略性布局。要加强整体性推进。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既注重抓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注重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尤其要主动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陈殷华处长主持专家交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孙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黄晓春教授、**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副主任古琳晖教授先后围绕主题,以“锚定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新在何处——‘新征程’的三个理解向度与四个基本内涵”“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美好生活向度”“创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迈好第一步”“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若干理论思考”“以党的全面领导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教授作学术总结。来自**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市有关高校、学术团体、新闻媒体的60余位理论工作者参加会议。

  郭庆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表述,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又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实现共同富裕是彰显我们党根本宗旨、巩固我们党执政基础、增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不仅要从经济角度找到切实可行的经济举措,也要从政治高度找到决定走向的关键政策。

  李冉认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中,要把握民族复兴的向度、现代化的向度、科学社会主义的向度这三个基本的历史向度。还要深刻把握其四个基本内涵:一是基础新,四个现代化鼓舞人心,凝聚了大家的斗志;二是新阶段,以现代化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三是现代化的新理念与新格局;四是新使命,深刻把握五中全会精神是中国的现代化历史使命的新征程。 

  王治东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凸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现代化进程当中内涵的逻辑,当然也是一个终极目标。人的要素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照点,离开人的现代化没有意义,只有凸显人民性的现代化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真正内核。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孙力认为,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恩格斯曾经非常精炼地提出人类社会发展要解决两大问题: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从人与人的和谐来看,主要的是解决社会公平这一基本问题,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目标。从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来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这是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目标。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也是社会主义承担的历史使命。只有正确地把握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殷德生表示,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怎样对新发展格局理论的实践做出突破,这是一个非常新的问题。为此,要深刻把握供给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的增强、基础性的保障和防返贫方面的四个变化。同时,还要深刻把握需求侧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人均收入翻番计划的两大战略。

  黄晓春提出,在新征程的背景下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高效治理体系,进一步实现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再造、深度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观;要推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社会组织的顶层设计与谋划。

  古琳晖表示,要充分认识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要深刻理解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全面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教授作学术总结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顾红亮在总结时表示,专家学者分别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富裕等角度阐释新征程的内涵,其中贯穿的核心观点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是重要内容、是重要支点、是重要因素、是重要力量源泉,要深刻理解文化建设在新征程中的内涵。


阅读原文


记者丨查建国 夏立

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丨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