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路锦非:人才流动中如何解决“保障真空”

时间:2018-06-05浏览:204设置

一些人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缺乏正式劳动关系且不具有工作地户籍,面临无法被现有制度框架容纳的问题。怎样逐步解决“保障真空”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

  如何破除妨碍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
  人才自由流动和就业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核心之义在于权益流动。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跨职业类别的多样化流动态势,已经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经济社会日益活跃、焕发生机活力的重要表现。但毋庸讳言,制度壁垒、地区壁垒下的社会保障权益流动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导致大量劳动者或无法参保、或因转保困难而不得不放弃权益。
  进一步来看,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人才流动机制匹配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
  一是社会保障的属地化管理模式无法应对城乡和地区差异较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根据最新的人口预测数据,我国人口老年抚养比将从2016年的15.65%攀升至2035年的38.08%,2050年还将提高至53.14%。同时,城镇和农村老龄化进程不一,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从地区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老”,其中东北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地区,养老负担在2016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时间点将分别是东部地区的1.13倍、1.56倍和1.52倍,体现出地区间人口结构的差异化格局。在属地化管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人口老龄化剧烈的地区有可能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
  二是固化管理手段难以适应活跃的人口流动趋势。
  我国社会保障权益的建立和取得是建立在户籍、劳动关系等固化身份特征基础之上的。然而,2017年底我国流动人口总数已达2.44亿。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缺乏正式劳动关系且不具有工作地户籍,面临无法被现有制度框架容纳的问题。怎样逐步解决“保障真空”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
  三是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性引导,不利于缓解大城市管理压力和“人口空心化”问题。
  相对而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社会资源公共福利水平高。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助长“福利高地”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和退休会获得额外的高福利保障。不平衡的现实以及政策引导效应,难免加剧城市资源和福利聚集的马太效应。在此背景下,东南沿海地区福利支出负担加重、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出的问题有可能并存。
  这就要求努力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国统筹”意味着,人才将不再因为地区间、行业间和职业间的转换流动而遭遇养老金待遇损失。具体做法包括:
  第一,调整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部分转移的相关规定,实施权益的完整转移。
  第二,设计地方权益补偿方案,尊重地方政府的合理利益诉求、均衡人口结构差异以及基金盈缺差异的地方政府间权责义务,给予权益受损方以合理补偿。
  第三,建立职工权益统筹机制,尊重制度运行现实,认定个人账户的名义记账工具性质,个人账户基金实体并入社会统筹基金、共同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施全国统筹。
  此外,职工个人养老权益还应实施“分段记录、权益累加、待遇对应”原则,退休时对职工每一段养老权益公允承认,权益累加计算,避免地方政府负担不均和职工个人待遇不公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近期发生的“抢人大战”初衷是重视人才价值,引进人才促发展,但由于权益未能很好地配套落实,导致“落户无权益”或者吸引大量以“权益套利”为目的的落户者,形成“户口空挂”问题。
  现实生活中,权益因为与人身的密不可分性,被视为人才流动和社会保障的根本。当人才发生流动,一个基本原则是,社会保障权益应随同流动,并能无损失地获得认可与兑现。

阅读原文


作者|路锦非(经管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