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青年跨学科论坛顺利举办

时间:2022-06-15浏览:26设置

2022年6月10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共同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部合办的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青年跨学科论坛在线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260余名师生在线观看和研讨。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吴文钰副院长和经济与管理学部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杜刚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朱军文院长、中国运筹学会医疗运作管理分会万国华理事长莅临致辞。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青年跨学科论坛在线举行

朱军文院长和万国华教授均认为此次论坛对推动文理交叉、多学科交叉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华东师范大学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朱军文院长致辞

中国运筹学会医疗运作管理分会万国华理事长进行致辞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赵林度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牛奔教授和宁波诺丁汉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白瑞斌教授应邀出席并进行主旨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德浩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楼雯副教授应邀出席并进行专题报告。五位专家分别从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视角切入,围绕数字化与智慧管理的相关问题,深入探讨了智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问题。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杜刚教授主持,三位专家分别做了主旨报告。赵林度教授以“数字供应链转型策略”为题,探讨了数字化供应链转型的路径。赵教授指出需要应用“数据+算法”实现数据价值生成与数据价值实现,将数据价值转化为智慧供应链的服务价值,从客户画像、场景创造、服务融合和协同运营四个方面介绍了数据价值生成与数据价值实现途径。

东南大学赵林度教授做主旨报告

牛奔教授的报告以“基于群体智能的医疗辅助诊断方法与系统”为题,从研究背景、人工智能与群体智能、菌群优化与菌群特征选择算法、基于菌群优化的医疗辅助诊断和团队建设五个方面展示了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深圳大学牛奔教授做主旨报告

白瑞斌教授作了以“诺丁汉智能医疗健康决策系统”为题的主旨报告,以平安好医生在线智能辅助系统为例,提炼出三个关键的学术问题——如何进行自动分诊,如何实现智能问答,以及如何进行多文档医疗诊断。

白瑞斌教授做主旨报告

在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后,杜刚教授对三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对赵林度教授的报告,杜教授指出在公平和效率间,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可以保障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资源和服务,借助新型工具(如网络和平台)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协同共享,最后强调了赵教授所分享研究的高价值和高落地性。对牛奔教授的报告,杜教授分享了自己对菌群算法的看法,并就此算法与牛教授展开交流。听完白瑞斌教授的报告,杜教授指出白教授研究成果在高端医疗资源匮乏的背景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落地性和实用性十足。

杜刚教授做主旨报告点评

在论坛专题报告环节,有两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马德浩副教授以“全民健身何以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为题作专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贾利军教授进行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戴勇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经济学院姚羽欣助理教授进行点评。马德浩副教授提出,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给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未来40年,中国的养老负担将迅速扩大,这就要求尽快构建国民健康促进体系。

马德浩副教授做专题报告

贾利军教授主持专题报告

楼雯副教授的专题报告以“科学交流中个体行为的群体特征”为题,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黄忠华教授进行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石庆玲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丁珈助理教授进行点评。楼雯副教授指出,研究者在个体和群体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兴趣是驱动科学前进的重要动力。

 楼雯副教授做专题报告

黄忠华教授主持专题报告

 石庆玲副教授点评

论坛圆桌论坛环节,由经济与管理学部杜刚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万国华教授、东南大学赵林度教授、深圳大学牛奔教授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白瑞斌教授围绕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论坛嘉宾进行了交流讨论,就企业数字化变革中企业、高校和政府如何准备,如何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有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建立中国学者跨学科的合作模式和合作平台、采用何种合作机制以便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影响力创造更好的机会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圆桌论坛环节

 吴文钰副院长主持闭幕式

最后,闭幕式中吴文钰副院长对跨学科交叉融合论坛进行了总结。吴院长指出此次论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并强调跨学科研究大有可为,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和智慧管理的大背景下,高校学者应该不负时代,直面问题,非常期待青年学者们,在“唯卓越方可立足”的理念指导下,做出更多有意义、有趣的研究。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