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 | 因为一台“上海牌”电视机,一位外国男生专门来中国留学

时间:2019-05-06浏览:487设置

“我决心来中国求学的原因,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的一台上海牌电视机。”4月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青年成长——中外大学生论坛上,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白龙讲述了自己来中国求学的原因。除了白龙,还有许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汉语的热爱,来到中国,与中国青年共学习、同成长。

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白龙

互鉴:让汉语成为文化理解的桥梁

“圣彼得堡大学坐落在圣彼得堡这座科学之都,我们熟知的门捷列夫、屠格涅夫等都毕业于这座大学。”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波丽娜用流利的汉语生介绍自己故乡的美丽风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王珍珠,也同样动情地介绍起了自己的家乡,“美丽的吉尔吉斯斯坦被雪山环绕,每年在这里都会举行游牧民族运动会来保护文化遗产”。王珍珠出生于一个五口之家,到中国来交流学习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来自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学生张毓佩则从一名中国学生的视角,分享了她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貌的见闻。

“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一带一路’奖学金或孔子学院奖学金的资助来到中国求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来都会成为优秀的汉语教师和中华文化传播者。”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副教授华霄颖表示,外国学生用汉语向中国学生介绍本国的文化风貌,是一次很好的互学互鉴过程,能让中外学生充分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汉语则成为了文化理解的桥梁和纽带。

蒙古留学生欢欢

互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是受益者

“我决心来中国求学的原因,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的一台上海牌电视机。”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白龙讲述着自己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倡议的理解,他认为:“一带一路”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了“通向未来的路”,这项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来自白罗斯的奥莉也表示,“一带一路”背景下成立的中白工业园,是两国密切合作、互惠共赢的产物,“汉语热”、“一带一路”等词语对于白罗斯人来说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们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带一路”是名副其实的“机遇之路”。

来自经管书院金融学专业的中国本科生布天慈则从互联互通、利益共享、融资机制等专业视角分享了自己对于“一带一路”与经济发展机遇的理解。“‘一带一路’是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充分体现了各国经济需求的交融、共享。”经济与管理学部经济学院副教授陈体标从经济学的角度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解读,他表示:除了经济上的互利互惠,从个体和社会层面来说,一带一路还能提升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国家都将会是其中的受益者。

“一带一路”与青年成长-中外大学生论坛现场

互进:用青年语言传递奋斗之音

“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各国青年的热情参与和深入实践。“我放弃了成为飞行员的机会,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我希望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来自泰国的叶大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期望成为一名泰中友好的使者,增进彼此的认知和了解。而来自蒙古的欢欢则坦言,她是因为机缘巧合从小就开始学习汉语,通过学习,她表示“已经喜欢上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

“青年学生需要理想与担当。”来自经管书院的中国本科生刘涵函从一名团员青年的视角出发,分享了自己对家国情怀、人类关怀与青年成长的认识与感悟。“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需要肩负起国家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朱文佳向与会学生倡议:要为一流的青春、一流的未来、一流的自己永久奋斗,用青年的语言传递奋斗的声音。

阅读原文



作者 | 傅文婧

来源 | 东方网

编辑 | 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