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实践课堂,创新教育方式——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依托学生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大调研

时间:2018-11-02浏览:440设置

对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本批七十余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来说,2018年的暑假是一个将学、思、践、悟融于一体的不平凡的假期。在7月至9月举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第1期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中,由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的七十余名学生组成的三班,在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基层党建服务中心调研实践,实地走访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七十多个党建服务中心,形成了厚厚的调研手记和小组报告。通过交流讨论、总结汇报,学员们加深了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了解,增强了走进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意识。

培训班学员们在各地开展现场调研

基层走访,创新教育方式

在收到党委组织部、党校、学生党工委下发的华东师范大学第1期学生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通知后,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第一时间组建培训班三班微信群,安排发展对象进行“大学生网络党校”线上学习,并明确时间节点与学习要求。

然而,在策划线下学习的社会实践时,虽然有参观红色基地、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实践形式可供选择,但时值暑假,学员们多已返回家乡,地域分散,很难开展集体活动。怎样才能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开展人人参与、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呢?

讨论中,书院党建办关注到,目前在我国各个地区的乡镇、街道、企业、社区都已广泛建立了党建服务中心或有相应功能的党建服务机构,高校的党建服务中心建设也正在起步。基层党建服务中心既是党组织建设的呈现载体,又是基层党务工作开展的具体平台,也是学生党员走出校门转接组织关系的必经站点。每位学员通过实地走访自己身边的党建服务中心,可以不受地理空间限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并熟悉党建工作,增进对党的认识,兼具学习意义和现实意义。

于是,书院党建办依托本次学生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了一次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大调研,要求每名学员实地走访1~2家、线上了解1~2家党建服务中心,根据走访对象类型分小组,小组共同对一类基层党建服务中心进行研究。最后,各小组结合线上学习和社会实践,在线上或线下开展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主题的集体讨论,并以汇报答辩的形式分享、总结成果。


规范记录,强化过程育人

 “请问每个同学负责的调研对象必须不同吗?”

 “请问线下调研的单位需要自己联系吗?”

培训班微信群里,刚收到通知的学员们对这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有些意外。

 “是的,每位同学的线下走访对象不要重复,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其中,用心了解。”“当然是自己联系了,并且要实地走走看看,最好能听取服务中心老师对大学生党员的意见。”书院党建办公室主任陈夏阳在答复中进一步明确了要求。

为提供调研指导,同时规范调研内容,书院党建办编制了调研情况记录表,随调研通知一并下发,引导同学们从调研过程、基础情况、功能定位、访谈交流、整体观感、意见建议、调研手记、照片附录等方面,形成调研情况记录。

调研情况记录表和成果汇编

同时,书院党建办还向学员们推送了上海基层党建网上的“上海市各街道社区、乡镇党建服务中心联系表”和“上海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对部分党建服务中心的报道,为自主联系提供导引,为开展调研构筑印象,以上海市遍布党建服务中心的规模感和优秀典型的生动性感染学员,激发调研热情。

随后,根据学员上报的拟调研对象,按地域、类型将学员分为8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便于组内共同行动,互相交流,加强认识了解。同时,由各组自行推选组长、副组长,增强自主管理。

为保证线上线下学习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书院党建办加强了中期线上联系和阶段性验收:8月15日前,学员完成基层党建服务中心的实地走访和线上了解,形成调研表格;8月20日前,学员完成32学时的网络党校学习;8月31日前,各小组完成调研报告、汇报PPT,并组织集体讨论,整理前期成果、凝练主题、结合资料,形成讨论记录并完成小组研讨汇报PPT;9月15日,学员完成思想汇报。每每临近阶段性任务的时间节点时,班主任、书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王旭都会在微信群中及时提醒各组学员汇总材料,确保按时上交。通过全程跟进,引导学员们妥善安排暑期时间,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学习节奏。


自主调研,实践方得真知

准备工作结束后,各组学员投入到了对基层党建服务中心的走访调研中。这个夏天,从东部的上海到西部的四川,从北方的吉林到南方的广西,家在各地的学员们,都拿起电话联络当地的党建服务中心,走出家门进行实地调研,与各地党建服务中心的老师访谈交流,与小组学员分享见闻思考。

学员曹爱家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基层党建服务单位,也是第一次从电话联系,到走访参观,再到写下记录表格,自己独立完成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交流中,不少学员都表示此次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了学员的自主性,锻炼了学员们社会交际、调查研究的能力。

学员段懿育谈到,“虽然老师鼓励我们不要畏惧被拒绝,但我依然担心调研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直到受热情接待,与工作人员近距离交谈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工作人员耐心、亲切,不仅牺牲休息时间帮助我进行调研,更热情与我交流自己的工作经历。”大多数党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友好,给予学员们很大的帮助,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油然而生钦佩感动。

培训班学员们对各地基层党建服务中心进行走访调研

有的学员顺利完成了任务,也有学员遭逢碰壁。几位学员表示,联系过程并不太如人意,有的学员被推辞、拒绝,甚至被当作推销人员。好在,经过及时调整和努力,所有学员都完成了调研走访。

虽然经历不同,但学员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学员们通过参观形成了对党建服务中心功能的直观认识;通过访谈交流了解了基层党建的多个方面。

受访的党建工作者们也对大学生表达了自己真诚的期待:“希望你们多走进基层,走到群众身边去加深自己的认识。”(上海市凌云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希望大学生可以严肃认真对待党组织关系的转接,明确相关事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锦江东路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希望大学生党员可以积极配合参加我们的工作活动,一起携手建设好区域化党建活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党建服务中心)“明白在大学以外的社会上,党员在工作生活中所需要面对的责任,所要做的榜样作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保税区金都社区党建服务中心)


集中汇报,共享研讨成果

在各小组整理成果,形成报告的基础上,2018年9月2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1期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三班社会实践、小组研讨汇报答辩在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16报告厅举行。经管书院党委副书记董盈盈出席,经济与管理学部关工委副主任徐丽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张宗禧、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主任陈夏阳担任评委,答辩会由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王旭主持。

评委们认真聆听各组汇报

各小组依托前期调研走访和专题研讨成果依次登台,现场同题汇报,结合PPT展示实践成果、汇报小组讨论观点,并回答评委提问。

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中,各小组介绍了所调研的党建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职责功能,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并从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魅力彰显、党建扶贫“双推进”等角度介绍了小组观点或感想,对发现的问题不足加以反思,表达了党建必须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紧跟时代、不断创新的共识。

小组研讨汇报中,各小组围绕“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主题,从不同角度破题、解题,融入了大学生网络党校的学习内容和实地调研中从党建工作者那里得来的建议、期许,分享大学生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具体方法。

各小组汇报社会实践和小组研讨成果

评委对各组汇报内容进行逐一点评和提问,肯定优势特色,指出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改进之处。

张宗禧指出,各小组成员都非常认真地走进基层走访调研,并且用心撰写了报告,最后形成这次精彩的汇报。汇报过程中体现出了学员们的深入思考,其中的一些观点可以对接到中央的精神中去,可以感受到学员们正在把对自己发展的思考与党组织的建设结合在一起。

校党委组织部张宗禧、经管学部关工委副主任徐丽华做总结点评

徐丽华充分肯定了这次活动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表示学员们汇报主题明确、走访范围广,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学员们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勉励大家要更多走出校园,投身社会,从平凡小事当中做出不平凡,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陈夏阳表示,本次培训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形成了500多页的实地调研手记、300多页的线上调研手记,以及各小组共8份调研报告。丰富的成果背后是集体的努力。各学员应当思考自己在集体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端正、提升自我。

学员们普遍认为,本次发展对象培训班内容充实、印象深刻,尤其是基层党建服务中心走访调研,在培养调查研究能力的同时,使大家了解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体会到其重要意义和机遇挑战。作为向党组织靠拢的新时代学子,应当主动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增强走进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不负期待,为成为新时代合格党员而努力。



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

 培训班学员、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