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说
中国人民大学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2019年秋季开学开始,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融入2017级本科生必修课教学方案,坚持“三最原则”,即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目前共设8个专题,分别由各学科权威专家授课。在2020—2021学年增设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充分体现人大历史传统和“红色基因”、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的思政选修课,切实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辐射作用。
天津大学
通过“三级阶梯”,让“育人大厦”既“顶天”又“立地”。“三级阶梯”即“国家教育部门试点高校—天津市试点学院—校内试点学院+精品项目”工作体系。学校设立改革试点学院3所,实施精品项目38项。提升国际化背景下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表达,发挥党组织育人实效……各学院以立项为契机,探索育人实践,形成了“热在基层”的生动局面。
厦门大学
坚持厚爱有温度,落实校院领导联系学生制度,践行“一线规则”,入选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作为“闽宁协作援宁群体”之一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深化就业育人,2020届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重点领域就业比例达46.7%。逐步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格局,增强学生幸福指数。
大连理工大学
进一步构筑立德树人新格局,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深化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49”工作体系,推动思政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机统一。学校致力于培养未来科学家,组建由两院院士、行业专家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带领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引导学生立大国志气,铸大国重器,建大国工程。
兰州大学
请进来走出去,打造革命纪念馆育人的“移动课堂”。学校将甘肃省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团队、宣讲展板、珍贵视频等引进校园,在教室、展厅办起“移动课堂”“红色展馆”,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聆听到革命纪念馆里的革命故事。同时,兰大师生还将暑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走进省内红色革命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置身革命圣地,近距离与革命历史对话、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对话。
学生说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张月
听过“信仰是一辈子的事”,在入党的那一刻选择要坚守一生的信仰;看过“携笔从戎,建功军营”,在摸爬滚打中实现军人的蜕变;写过“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从全军英模的事迹中理解了牺牲奉献的含义;读过“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学习马克思主义便成为一份坚定的理想……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秦澜浩
在学校“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的指引下,参与骨干培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学在华中科大”浓厚氛围的感染下,以崔崑院士为榜样,勤奋学习,将科研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奋斗为剑,一路披荆斩棘;以梦想为马,不负青春韶华,先后获得校本科特优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硕士生赵烁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自2017年起通过实地走访云南鹤庆、安徽阜阳、四川雅安等地的30余个村落,深入调研脱贫攻坚背景下乡村治理现状与成效,提炼撰写含有中国之治的中国故事。在5年广泛的社会调研中,真切感受到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变化发展是最好的思政课,也更加理解经管学科经邦济世的现实意义,坚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
编辑丨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