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生活”激发城市数字沟通力巨大潜能

时间:2021-12-21浏览:149设置

如今,超九成的全球二维码应用发生在中国。健康码、支付码、交通码……二维码已应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全国累计已有9亿人申领健康码,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超过8亿,比2019年增长了34%以上。

  “码之城”的出现,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正引发学界的关注。有专家指出,二维码及其扫码实践正构成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体验,而代码软件也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参与社会运作。

  城市和人的关系,也将在“码上生活”中寻求一个新的结合点。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当城市变得“可编程”时,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如此才能不断升级、更新城市“代码”,从而激发城市数字沟通力的巨大潜能。

二维码已显现出连接不同空间的沟通能力

  随时随地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完成支付交易、乘车出行、“打卡”网红景点……这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在上海,市民可以通过“随申办”“上海发布”等“一网通办”类应用,快速查询社保、在线办理户籍事项证明、“扫码”医保支付等。

  这意味着什么?二维码作为“接口”,已开始连接城市的公共服务、经济金融、文化生活等不同领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能轻松获得更便捷、新颖的“码上生活”体验。

  日前,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与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一份题为《“码之城”: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的调研报告表明:在上海,不少市民游客已养成了在外滩、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等地标场所扫码的习惯。

  比起调研报告的具体结果,在调研过程中捕捉到的一些新现象,让这份报告的参与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李梦颖印象更深。她记得,在项目调研阶段,一名参与调研的志愿者记录了一次发生在上海的二维码使用“体验报告”。在杨浦滨江,志愿者以游客身份,用手机扫一扫这栋建筑外立面上的二维码,瞬间开启“建筑可阅读”带来的全新体验:建筑物的“过去”,在眼前一幕幕呈现,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到百年来上海工业发展的沧桑巨变;在线上,同时呈现的还有不同时段的参观者上传的“打卡图片”和参观感想,让游客得以隔空交流互动。

  李梦颖说,小小的二维码不只是一个“电子导游”,还汇聚了更多的互动,延伸出新的社会交往空间。“这说明,在上海,包括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二维码已显现出很强的、连接不同空间的沟通能力。”

“新基建”提速,助力城市公共服务更精细智能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作为物联网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之一,以“一物一码”的方式让万物接入互联网。随手“扫一扫”的背后,是融合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城市“新基建”。

  那么,城市的数字沟通力是如何在“新基建”的建设过程中展现的?市民的“体感”如何?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升?

  上海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万旺根以团队正在研发的一个新系统为例分析:通过采集城市道路大数据、交通事故统计、路口摄像头的实时智能识别等,他的团队已开发出一套智能出行路线规划系统。用户在出门前只需扫一扫相关应用,若是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用户就能提前获得预警等信息,避开事故高发地。

  万旺根认为,更好赋能城市治理,数字技术要从城市管理手段创新的“工具”,不断升级成为主动挖掘需求并给出解决方案的“助手”,才能使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而在复旦相关学者参与的关于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的调研中,也有一些受访者认为,未来,还有更多城市公共服务有继续优化的空间。比如,乘客在高峰时段坐地铁,有时由于手机信号不好,通过闸机扫乘车码需要好几秒,可能身后就排起了长队。像这样的网速问题,未来将随着5G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解决。

跨越“数字鸿沟”,可从培养“数据基础设施素养”着手

  值得关注的是,从现阶段实践来看,数字技术应用于城市治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也产生了数字鸿沟、隐私泄露、不同系统间设置不合理等多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谨防大数据滥用带来个人隐私泄露,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数字技术发展核心伦理和治理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王林辉指出,信息泄露,小则造成使用者的隐私、声誉或资金损失,大则会影响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因此,要加快信息保护技术创新和应用,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数据与信息泄露问题。具体来说,可通过区块链技术、防范拦截技术等,以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信息安全保护。

  此外,由于大部分数字治理工具都依赖智能手机,部分不会操作或无能力购买使用智能手机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城市数字沟通力的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数字鸿沟”可能带来新的社会公平也成为一大公众关切。

  事实上,在有人感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无穷红利和活力之时,却也有相当部分人反馈,对数字技术感到“不适应”。

  “截然相反的体验,其实来自不同的人对数字技术的熟悉程度和参与感。”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认为,要解决当下纷繁复杂的数字沟通问题,不能依靠削弱或拒绝沟通。如何确保公众享受“码之城”的权利?或许需要从培养“数据基础设施素养”开始。

  如今,为解决当前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困难,上海专门为老年人定制了“乐龄码”。还有一些公益组织或机构,尝试通过“消消乐”等游戏娱乐的方式,教老年人学会网上打车、买票、挂号等,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不过,学会使用只是第一步。每个人能否真正参与到数字城市的设计和建设中,才是提升体验感最关键的因素。”李梦颖举例,网上办理公共服务时,界面设计不清晰、不同系统之间的导航“地图”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导致使用者觉得“很难用”。试想,如果每个人遇到不便时,都能以便捷的方式参与“地图”的编辑和功能的补充,那么无疑将提升使用的流畅度。从这个角度说,提高普通人的“参与度”,将有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

阅读原文


记者丨储舒婷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