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虽然大雪节气已过,但周日上海的阳光却格外明朗温暖。经济学院老师们以休闲、健康、徒步观光的形式,在工会组织下参加了沿路步行欣赏杨浦滨江工业魅力的看展活动。
此次活动的徒步路线: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场馆——杨浦滨江工业带——绿之丘——杨浦港周边历史建筑——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约5公里。
杨浦滨江可能不是最典雅和最时尚的,也不是最艺术的,但却是上海黄浦江所有滨江带内最具有工业风格的,这一带沿线既有早期的船厂和码头、仓库也有上海乃至中国最早的工业(水厂、电厂、煤气厂)。至今滨江岸线上还有7处,12栋,7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遗存,在杨浦滨江沿线还有很多装置、雕塑作品等着我们去发现。杨树浦滨江工业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的老工业区,浓缩了上海城市文明崛起的历史,让人们追忆起当年码头上曾经繁华工业胜景。
第一站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场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两年一届上海城市艺术的大盛会,自2015年以来已经是第三届了。这次主展馆的举办场地是以前的上海船厂和毛麻仓库,在整整四层楼面内可以看到很多前卫的艺术作品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划展示,此外上海船厂巨大的船坞也第一次作为艺术场地开放给人带来工业文明的强烈震撼感。老师们一边观展一边倡议进行现场摄影大赛,用相机记录艺术带给我们的美好瞬间,这一临时提议激发了老师们的创作热情,挖掘出教授们深藏不露的艺术潜质。
杨树浦发电厂建于1913年,以后多次扩建,至1923年时已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35年时已占有全上海80%的供电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发电厂,电厂年发电量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1950年2月6日,杨树浦发电厂遭国民党军机轰炸,使大量工人死亡和严重的设备损坏。电厂工人和军民团结一致,仅用不到48小时就恢复了发电。为配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杨树浦发电厂的2号发电机组已于2010年12月18日停止运行。
杨树浦水厂建成于1883年,是英国城堡式建筑,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1926年日供水能力达40万立方米,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至今还在投入生产为上海供水。
绿之丘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始建于1995年。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库。怡和洋行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洋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怡和洋行的总部设在中山东一路27号(现在的罗斯福公馆)。名下机构有:怡和丝厂、怡和纱厂、怡和打包厂、怡和啤酒公司、怡和机器公司、怡和冷库等。怡和洋行与汇丰银行、沙逊洋行、太古洋行合称“外资在华四大集团”。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是上海纺织老厂转型的成功典范,之前的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平野勇造设计 ,1922年动工,到1935年全部完工。平野勇造还设计了四川中路上的三井洋行,黄浦路106号的原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后来的上海国棉十七厂直到现在亚洲规模最大的时尚中心。身份在不断变化,不变的是红色清水砖墙和锯齿形屋顶的建筑。这里有休闲餐饮、有时尚精品。在喷泉、雕塑、火车箱的点缀下还隐藏着金星舞蹈团的排练空间以及上海最大的巧克力体验乐园。
整个行程是艺术和历史完美的结合,老师们在体验了难得的闲适和愉快交流后结束了杨树浦徒步观展活动。
供稿|孙丽
编辑|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