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上海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称的金融中心。我们必须把金融中心建设放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深刻变革的大趋势下,放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统筹谋划,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在中国的努力下,“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现行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弊端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要求持续深入改革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成就在彰显中国自信和引领世界发展共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民币成功加入SDR,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全球金融稳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一带一路”战略、总部设在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亚投行等新兴多边开发机构,既是G20全球治理改革的中国贡献,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建成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显然,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上海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人们通常认为,只要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允许外国自由持有并使用人民币,这样就实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这只看到了人民币国际化中交易与投资货币的功能,即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国际投资中多大程度上使用人民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核心在于储备货币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其他国家的央行是否通过人民币储备来干预该国货币的汇率。目前,一种货币同时发挥前面两种功能的国际货币只有美元和欧元。
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国际货币的前提是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1924年,美国经济是英国经济的3.2倍,美元才替代英镑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货币,但此时的纽约仍算不上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 GDP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经济高增长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这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就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条件。我们要主动适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坚持以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为核心,不断拓展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人民币产品和工具,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提升人民币在岸价格国际影响力。
有望催生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始于2009年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远超当年设计者的估计。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存在两大现实障碍——资本项下不可兑换和稳定的逆差形成机制所需要的深度的有效率的金融市场。考虑到中国金融市场不成熟,规避金融风险的市场工具和手段较为缺乏,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等现实因素,资本账户只能谨慎地渐进式开放。中国经常项下长期顺差涉及就业的需求,出口部门是中国就业人口最多的部门,也就是说,贸易长期逆差在中国是不现实的,那国际收支的长期逆差只能取决于资本项下的长期逆差,这里涉及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实现资本项下的长期逆差?二是资本项下长期逆差意味着流出的资本能否获得稳定收益?
对于第一个问题,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贷款,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手上有了人民币,与此同时,通过在欧洲发行人民币债券,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通过对外提供贷款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在资本项下做逆差。对于第二个问题,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深度和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
“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旨在推动世界包容联动式发展,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而上海具有全球东西联动的战略枢纽地位。在西面战略上,通过“一带一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优势,带动“上海制造”和“上海投资”走向中亚、西亚和欧洲,通过ODI扩大全球市场,转移剩余产能,并为中国资本在全球谋求增值机会。东面战略上,通过上海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与美国、东亚各国相互联结,构成新的创新空间,实现新一轮赶超。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将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而且将成为“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和枢纽,使“一带一路”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中国建成有深度和效率的金融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上海。因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资本账户开放上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和相关经验,而且上海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根据英国Z/Yen集团2016年4月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上海处于第16位。依据“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2015年上海与香港并列第五。上海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称的金融中心。我们必须把金融中心建设放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深刻变革的大趋势下,放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统筹谋划,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本文是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十三五”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殷德生(本校-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 汪荣明(本校副校长)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