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书发布会召开

时间:2016-09-20浏览:391设置

2016917日下午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暨陈伯庚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科院小礼堂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市经济学会主办、上海市经济学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华东师大经管学部、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协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发展战略所所长周振华,上海市经济学会原会长、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袁恩桢,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国平,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石良平,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院长张永岳,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干春晖,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沈开艳,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副所长权衡,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部主任刘清田,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分社社长刘自挥,上海市发改委综合研究处处长赵义怀,解放日报理论部主任王多等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科院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新书的作者出席会议。

会议由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权衡主持。首先由主编陈伯庚教授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的编写由来与编写过程。该教材由陈伯庚、陈承明、沈开艳三位教授任主编,傅尔基副研究员、孙仲彝教授、石涛副教授任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发改委等五家单位的专家教授16人参与了编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市社联和经济学会对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主要动因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号召,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微薄的贡献;同时也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弱化、边缘化的现象,希望以此捍卫、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陈伯庚教授重点介绍了新教材的特点与创新点,概括为“八个坚持”:1、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力求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坚持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为贯穿全书的红线和总纲,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总目标;4、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石和核心,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高效率结合起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5、坚持从国情民情出发,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为基点,立足基本国情;6、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开拓发展理论新境界;7、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在书稿内容上,重点围绕“八大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两重性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论、人民是主体、以人为本论、经济全球化开放发展论)展开,总结和概括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力求把实践创新提升到理论创新;8、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两重性特征进行分析,坚持辩证思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力求有所创新。

主编陈承明、沈开艳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陈承明教授发表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问题的看法,他将创新归结为四个方面,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公有制发展、分配制度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四个方面的理论创新。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两重性的特点,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以及调节机制等方面都具有两重性,必须从两重性的特点出发,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沈开艳教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创新发展和运用,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实践的总结归纳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创造性形成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新内涵、新形式及新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是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则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和任务相一致、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相一致以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观点、方法相一致的原则。

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部主任刘清田介绍了新教材的出版和发行情况。他认为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借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自主探索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主构建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自主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

与会的专家和学者也围绕研讨会主题及新教材的出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发言。袁恩桢研究员认为,新教材比较好的处理了三大关系:即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制度跟经济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跟西方经济学的关系。王国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出现两种经济形态,一是前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二是改革开放以后与市场经济融合的一种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后者是一个突破型的新型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对世界经济形态产生了影响力,亟需学者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疑做出了一个表率。张晖明教授认为,新教材从制度规定到体制安排到对外开放等,是独具匠心的一种尝试,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张永岳教授认为,新教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分析框架,能够从一个比较全面、有理论高度的视角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概括,该教材对开启第三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高潮发挥着重要作用。石良平教授谈了他对中国特色的理解,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后发国家,三是人口大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干春晖教授认为,新教材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启发大家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启发大家思考如何找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崛起的一个理论指导体系。何玉长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是目前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陶友之研究员对新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优点主要表现在体系结构有新意、内容有突破、理论上有创新等方面,不足之处则表现在部分篇章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鞠立新教授认为,应将我国改革开放一系列成功的经验,深化为严谨的理论体系。在讲好中国故事以及总结好中国道路的基础上,还应同世界进行强有力的对话,体现我们道路模式的世界价值。魏陆副院长提出,在目前新教材理论体系已建立的基础上,应尽快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案例的建议。钟祥财研究员认为,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宽阔的研究空间,政治经济学人应有历史担当与专业精神,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在听取了专家学者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见和建议后,认为新教材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预留空间让大家能够在这个框架下进一步拓展与充实。他指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在动态与不确定当中,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济形态还未稳定,很多关系还未得到很好地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具有很大的难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需随着未来发展不断补充。中国是后起之秀,处在快速成长时期,又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因此政治经济关系尤为复杂。此外,伴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做了总结讲话。他高度赞赏了新教材的出版,认为该书是上海学术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号召的实际行动,代表着上海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寄予希望,希望在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上海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能够成为创新的领先者。具体需要做好“三个对话”的工作。第一,要积极和时代对话。既包括与过去时代的对话,继承学术创新的传统;也包括与今天时代的对话,及时总结当代中国的成功经验;还包括与未来时代的对话,着眼发展大计,用理论指导未来实践。第二,善于向实践对话。建议学者要走到实践当中去。调研基层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从而丰富完善理论体系,促进理论的提升和发展。第三,是敢于和世界对话。要敢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思维,就全球治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会议气氛热烈,理论研讨充分,取得圆满成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