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大夏经管讲坛第12讲在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1712室顺利举行,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朱晓冬做了题为“Structural Change and Aggregate Employment Fluctuations in China and the U.S.”的学术讲座。经管学部师生近3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部分师生在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16室通过视频直播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张敏主持。
朱晓冬教授
朱晓冬教授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劳动就业与GDP周期波动部分在总体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就业波动之谜”。他认为一般而言,就业呈现顺周期特征,即GDP高的时候就业提升,反之,GDP低的时候就业下降。以美国为例(发达经济体代表),劳动就业与GDP波动部分的相关性十分明显,达到0.87。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的就业与GDP基本不相关,相关系数仅为0.09。这说明,在中国无论GDP怎么变动,整体就业的波动非常有限。
为了找到解释“就业波动之谜”的答案,朱晓冬教授进一步研究了劳动就业与GDP在不同部门(农业与非农业)的表现,他指出,中美两国虽然总体就业的周期特征差异很大,但部门就业的周期性质却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在农业与非农业两个部门内部,劳动就业与GDP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非农GDP的提升带动非农就业,农业GDP的上升带动农业就业。此外,两国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的转移(labor reallocation)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农业就业均随着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而下降。
中美两国的劳动就业与GDP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部门上表现出高度相似性,然而在总体上表现却差异巨大,朱晓冬教授和他的合作者的解释是:中国具有较大的农业就业人口(size of agriculture),和以农业就业向非农部门转移为特征的经济转型(economic structural change)。他指出,经济转型中两部门就业人口的重新配置(reallocation),导致农业就业和非农业就业形成负相关;而中国庞大的农业人口使得这种负相关足以抵消农业和非农部门内部就业与GDP所具有的正相关(顺周期)。因此,在总体上,中国就业呈现出不随GDP变动的“奇怪”现象。他强调,经济结构转型是理解中美差异的关键。朱晓冬教授指出,他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运用经典理论框架同时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就业短期波动的不同特征。
讲座现场
随后,朱晓冬教授与师生就讲座内容和研究细节展开生动有趣的互动,朱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问题,并就中国若干其他宏观问题的研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谈。
文|张敏
图|肖启玉
编辑|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