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丨为灵活就业插上制度保障“翅膀”——灵活就业群体系列调查之专家解读篇

时间:2021-05-24浏览:421设置

  整日奔走在路上的“小哥”、常常奋战到深夜的“主播”、忙碌穿梭于各大片场的群演……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成为灵活就业群体迅速成长的“土壤”,越来越多花式职业登上“新职业目录”的同时,保障缺失等现实问题也逐步显现。专家学者曾不止一次呼吁:灵活就业群体赢得未来的基石是为他们的行业规范,插上制度保障的“翅膀”。



问题剖析:“弱从属、无保障”这一情况亟待解决


  对于新兴就业形态中,各类互联网平台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上海市政协常委、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陆敬波认为,两者兼具平等性和从属性,既不宜归为劳动关系又不宜归为民事关系。他解释,新就业形态通过“去劳动关系化”,去除了劳动关系的“强从属、强保障”属性,代之以所谓的“无从属、无保障”而实现其高度灵活化,然而其真实的属性是“弱从属、无保障”。

  在今年上海两会之前,陆敬波做过一个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劳动保障问题。

  首先是劳动报酬方面,有43.51%的新就业形态从业者认为“扣减收入或罚款”是与单位之间“最容易发生的争议点”;在工时休息上,灵活就业者的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足,过劳情况普遍;在安全卫生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快递或外卖小哥,他们被戏称为“马路杀手”;对于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特别需要。此外,在权利救济方面,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是劳动法专为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开辟的特殊、便捷的权利救济渠道,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大多与此无缘;另外,由于在当前实践中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收入往往不被认定为工资,加之该群体分布散、流动大,导致工会组织不易覆盖,工会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制度讨论:尊重劳动力市场二元化需求


  从制度上保障灵活就业者的权益,是从根本上破解这些困境的良方,但现实也确实存在难点。

  劳动法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的邱婕提出,要尊重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化需求的观点。“劳动力市场需要稳定性,也需要灵活性,这是雇主对劳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本质需要。劳动力市场当中的稳定性,并不是因为雇主需要,事实上,一个生产的过程,它本身需要稳定性,需要稳定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持续供给,因此,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是生产过程自身要求的。另外,在稳定性需求的同时,也需要结合灵活性,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数字经济领域,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要求更高。”

  同时,邱婕指出,劳动者并不一定反对灵活性,现在制造业招工困难,很大程度上和劳动者主动选择进入新就业形态,选择更灵活,更少企业管理的工作方式也有密切关系。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建设中始终存在一个二元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模式下,尤其是灵活就业中,权益保障并不统一。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劳动者的岗位是相同的,权益保障也应该以统一的标准去构建。“举个例子,一个全日制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有加班费,而同岗位的非全日制劳动者并不享有,但事实上,法定节假日是所有公民享有的权利,如果需要他在假期中特定的某一天工作,就应该以平等的标准去适用。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上海原来的特殊劳动关系规定,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即,特殊劳动关系人群同样享有最低工资的保障、工时标准等,这一点是和标准劳动关系相同的,这样一种制度建设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邱婕的建议是:“以劳权为体系构筑劳动者的保障制度,目前是以关系为体系,所以会出现有劳动关系什么都有,劳务关系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回到原点,创造一个特殊劳动关系的概念,才能够让没有标准劳动关系的群体也获得保障,这是劳动法的根本。”


工会声音:完善制度的同时用好工会自身优势


  在制度完善存在难点时,工会能做些什么?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王仁富就共享经济模式究竟会给平台从业者带来哪些冲击,政府、行业及工会该如何从制度与法律等层面来保护平台从业者正当权益展开讨论。

  他说,“我认为,就劳动保障来说,通常我们会关注一个前提,即互联网平台与网约工之间的用工关系可否纳入传统劳动关系范畴?事实上,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网约工与平台之间不具备人身隶属性,平台对其控制的主要是服务质量的奖惩,没有考勤,报酬种类和给付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网约用工还会使得企业借助互联网从事经营范围外的活动和收益。即便双方签订用工协议,按照确认劳动关系的三要素,网约用工也很难认定为劳动关系,而我们当下很多保障都是依附于劳动关系之上的。因此,我建议,共享经济下网约工劳权保护应遵循三大原则:倾斜保护原则、提升组织化原则、多方合作原则。具体措施,除了完善现行劳动法律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府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组织要主动参与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极推动灵活就业者的就业、社保和职业培训的社会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创新管理手段、发挥协商效应,充分利用好工会自身的优势。”


现实实践:区域行业工会正在积极发力


  王仁富“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主张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部分实践。

  自上海市总工会首次推出“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之后,快递员等上海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会会员有了住院补助金、特种重病保障、意外伤害和重残保障、疾病身故保障等,部分化解了他们可能面临的风险。除此之外,长宁、浦东、徐汇、普陀、青浦、宝山等区陆续建立了家政行业、快递行业、网约送餐行业等工会联合会,也切实给了他们组织的温暖和技能提升的平台:静安护工行业工会联合会办起了劳动技能竞赛;饿了么工会联合街道建起了近铁e站,为外卖小哥提供学习休息的场所;青浦的快递小哥会员也有了疗休养待遇……正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工会利用自身优势,显示作为。


阅读原文


记者丨李轶捷

来源丨劳动报

编辑丨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