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金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圆桌会议顺利举行

时间:2017-08-24浏览:734设置

2017823日,“正本清源:金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圆桌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举办。会议由《探索与争鸣》杂志原主编秦维宪主持。

秦维宪依次介绍了各位出席嘉宾,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叶祝弟在致辞中介绍了圆桌会议背景,金融理论需要从源头上反思,要直面问题。房地产系主任胡金星介绍了华东师大房地产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就,并强调金融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家竞争力,包括住房在内的金融风险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并谈到中国在金融等方面吃“两遍苦头“,正本清源非常重要。

上半场会议由上海市金融学会秘书长储幼阳主持。青岛大学易宪容教授做引言,他强调金融的本质是对信用风险的定价,金融交易就是信用交易,而不同国家的信用存在差异。信用扩张过度是金融风险的根源。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在发言中指出,金融风险的根源是缺乏思想的市场,观念上存在误区。武汉大学江春教授提出,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核心是服务于企业家创新。东南大学刘晓星教授对金融安全的底线、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领域的积极影响和冲击展开了阐述。上海财经大学丁剑平教授认为只要资本不流到海外,金融就不会有大的问题。脱实向虚、间接融资、大量的派生信用等会加大中国金融风险。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提出,目前“低效率部门高杠杆,高效率部门低杠杆”现象突出,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彭加亮副教授指出,房地产正在从开发为主到不动产管理转变,而房子是非标准型的产品,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把房屋标准化,从而提高不动产债权流动性,降低金融风险。在讨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教授从有效率企业组织、资产负债、房地产风险等角度引导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东南大学刘晓星教授主持下半场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张杰教授在引言指出,中国现在的金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要加快构建一个和实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复旦大学张军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了三个值得研究的金融问题:M2GDP的比重为什么持续上升?金融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怎样的关联?金融市场到底是不是有效的?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教授提出了广义利息的来源,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要培育有效企业组织,明确私有产权,防范欺诈,淘汰劣质企业,扩大市场准入等。南京师范大学陶士贵教授从金融供给侧改革视角探讨了银行股权结构和风险问题,指出中国金融监管的混乱现象。石建勋教授提出金融问题存在两大矛盾:指导思想与实践矛盾,理论与实践是矛盾,金融问题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问题。胡金星副教授提出,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立足于住房的居住属性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要加强研究存量房交易占主导的时代的金融风险;要从房地产业转型、融合等新趋势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创新。储幼阳从自律监管和法定监管、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等角度对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江春教授主持交流讨论,与会专家从金融风险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源、金融资源错配怎么解决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最后,主办方再次向出席本次圆桌论坛的嘉宾表达了谢意,圆桌论坛顺利结束。

本次圆桌会议由《探索与争鸣》杂志、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房地产系、城市发展研究院承办。上海市金融学会、《探索与争鸣》杂志、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交流讨论。


图、文:胡金星
编辑:陈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