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书院“初心讲堂”第二讲聚焦“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时间:2017-11-01浏览:505设置

20171025日下午,经管书院“初心堂”第二讲暨入党申人集中学行校区第一教学楼203教室经济与管理学部旅游学系退休教华东师范大学旅游源开划研究中心首席家、上海美学学会副会庄志民教授应邀做《走向生文明新代》主题报告。经济与管理学部关工委副主任徐丽华出席,经管书院党建办公室主任陈夏阳主持。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就是我的初心。”庄志民教授从学习成长和研究经历讲起,结合视频、著作、报道和摄影作品,介绍了他对“生态、人态、心态”三大和谐的认识和追求,展现了一名旅游学界“老兵”的职业人生,引入报告主题。

庄志民教授主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之后,他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多年研究思考,从“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解读”、“面对生态现状的超越性反思”、“我国的自然生态建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启蒙作用”、“广义生态文明取向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等维度展开了详细报告。

“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环连珠,缺一不可。”他指出,在被认为是“生态世纪”的21世纪,作为国家战略的“五珠连环”之一,生态建设在三十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层叠累创,关乎国计民生,关于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顺乎潮流,主要通过经济能级提升和产业转型彰显、实现生态文明。

“自然(nature)生态和社会文化(culture)生态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表示,生态文明指的是“泛生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同时涉及自然与社会环境。应推动基于广义生态文明观的社会生态圈构建,推动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自我与他者的(社会)和谐。

结合对当前国内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存在的坚决保护、开发中动态保护和破旧立新,建设千篇一律的“新农村”三种倾向的分析,他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需要不忘“初心”,尊重自然本身,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庄志民教授结合十九大报告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十九大报告以‘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过去,又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展望未来。”他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旅游规划考察案例,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山’的强烈意,努力走向社会主文明新代”进行解。“守住青山绿水,才可能守住生,才可能守住我的初心”。

文明可以切入文化启蒙,生文明与其是一种经济方略,抑或社会展的方略,不如同看成一种文化启蒙的系工程。”他认为,在广的生文明取向下,我国村旅游的未来有三大取向:高技和深厚感情的合;村社区和田野自然的接;个体的身与心、自我与他者、不同文化族群的融。

活动现场

报告后,同学们,问题涉及摄影与旅游的关系、国家发展与生态破坏的矛盾、城镇化发展与回归自然的矛盾等方面,庄志民教授逐一进行解答,并希望同学们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要谨记拥抱自然的那份“初心”。

师生合影留念

初心讲堂”是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经管书院党委、经济与管理学部关工委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和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关工委调动老教授资源,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讲座为主体,结合老教授对自身“初心”的分享,加强对青年学子特别是有入党意愿的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完善入党申请人日常培养体制。经管书院党委将逐步推进其常态化,更好地“围绕人才培养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人才培养”。


知凝 子怡 唐欣妍 陈夏阳

唐雨婷 陈夏阳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