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的民生保障:“走进公共管理”系列活动第二期圆满举行

时间:2022-11-10浏览:10设置


为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与体会二十大报告内容,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方向。10月28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职工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于线上组织开展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作为“筑牢家国情怀 涵养公共意识——走进公共管理”系列活动第二期,此次活动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全国青联常委鲁全教授带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民生保障: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体会》主题讲座。教工党支部书记王法硕、2022级本科生学术班主任陈力闻等教工党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杨亚星,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院系学生代表约10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活动由教职工党支部委员、2022级本科生学术班主任张继元主持。

活动伊始,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王法硕致辞,强调了本次活动对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鲁全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鲁全教授从政党和历史的两个视角分析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从政党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实践基础以及历史使命决定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才能透彻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从历史的视角看,相比于十九届全会而言,全国代表大会是重大的政治活动,强调的是政治性和全局性。党的二十大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标志着奔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开启。

鲁全教授剖析了二十大报告的结构,并分享了理解与记忆的心得。二十大报告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中心任务、两步走战略、三件大事、三个支撑、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方法论的六个坚持、七位领导集体、八个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八个重点。此外,二十大报告一共有十五个部分,又可以提炼为五位一体、六个“国”以及回顾、旗帜与方法、总体要求、党建这几个部分,以此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二十大报告的行文逻辑。

最后,鲁全老师分享了其自身在二十大中民生保障的提法和要求。鲁全老师从总体描述、总体要求和内容结构三方面对比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中有关民生保障的内容。他提出,二十大报告在结构上首先不将“教育”单独列出,而将生活治理、国家安全原来的部分单独列出,使得民生更加聚焦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内容。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鲁全老师也从民生体系建设背景、民生体系性质、民生体系内容、民生体系建设策略和民生体系建设重点五大方面提出对民生保障新的理解。

讲座结束后,参与讲座的师生代表同鲁全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师生一致表示收获颇丰。



为响应教育部、团中央的号召,助力卓越育人工作,提升广大新时代学子的家国情怀与公共意识,本学期会持续推出“筑牢家国情怀,涵养公共意识——走进公共管理”系列活动,带领对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感兴趣的同学们走近治理实践,触摸时代脉络,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光荣道路上。


文|何杏、袁兆阳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