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上午,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公务员分类改革:理论、实践与前沿”研讨会在办公楼小礼堂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务员局、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和代表汇聚一堂,思想交汇。研讨会由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副书记高向东教授主持。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汪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的公务员分类制度正是对公务员进行规范管理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推进和深化,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此次研讨会,聚焦当前的改革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理论问题,期待通过这样一个学术平台,把国内相关专家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凝练共识。
在研讨会的第一单元,首先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梁玉萍教授做了“公务员分类改革及若干问题思考”的专题报告。梁玉萍教授是公务员法修订组的专家成员,她从公务员分类改革的顶层设计、现实问题和分类后的碎片化政策整合等角度抽丝剥茧,深入剖析相关问题。之后,公务员法起草组的专家成员,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宋世明教授做了“国外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基本矛盾及启示”的专题发言,发言聚焦“政治控制与科学管理”、“通才与专才”、“职务设置多样化与平衡比较”等内容,逻辑严密,引发共鸣。进而,上海市公务员局庄炜副局长以“上海公务员分类改革实践与思考”为题,围绕“改革的动因分析”、“改革的基本路径”、“上海的实践探索”等展开报告,层层递进,深入浅出。
研讨会的第二单元由两个分论坛构成。在第一场分论坛中,华东师范大学吴志华教授、复旦大学周帆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郝玉明副研究员先后以“中外对比视角的中国特色公务员分类制度”、“遭遇尴尬:大陆公务员的职业化管理”、“公务员分类制度改革——基于国内试点及国际趋势的分析”为题展开主旨发言。
在第二场分论坛中,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石凯主任、上海市公务员局考奖处詹耀文副处长、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苏鑫佳、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倪唯婷先后聚焦“公务员管理的若干问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管理的制度与实践”、“浦东新区公务员分类改革问题——以市场监督管理为例”、“浦东新区公务员分类改革问题——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为例”等,结合具体案例展开专题报告。
自2006年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分类改革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历程。2016年4月,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中央深改组会议指出,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成员既有国家层面推动公务员法出台的重量级专家,也有上海市公务员分类改革的设计者;既有统筹全局的决策代表,也有改革试点单位的代表;专题报告中既有对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深入研究,也有对中国改革情境的“解剖麻雀”。研讨会紧扣制度创新、立足长远,期待既为全国的改革攻坚探路,也为上海的公务员职业化发展谋略。
图文|谢炜 编辑|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