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邱婕:挖掘消费潜力要有两个帮手

时间:2018-10-10浏览:719设置

高中历史课本在讲述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历史时,用了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因倒入数万加仑牛奶变成白色而被称为“银河”的密西西比河。倾倒牛奶入河,是因为牛奶太多了吗?看一看《摩登时代》里消瘦的卓别林,为了不饿死,他宁愿犯法、顶罪以求被关进监狱来保证有口饭吃。
  事实上,自从“经济大萧条”后,牛奶的价格就不断下降。1931年初,纽约州每100磅牛奶的收购价是2.25美元;到1933年初,每100磅牛奶的收购价已跌破1美元,降至0.99美元。这样的价格,对众多奶农来说就是越卖越亏、“谷贱伤农”,显然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所以,倒牛奶是减少亏损的不得已之举。
  为什么牛奶这样西方人最基本的饮品会出现如此大的“过剩”?牛奶即使不立即饮用,是不是还可以制作黄油、奶酪等其他食品?其实,当时的美国政府不是没有做过努力。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后立刻出台《农业调整法案》,试图稳定农产品价格。1933年9月,美国政府斥资4300万美元收购6000万磅黄油,试图稳定黄油价格,却依然难改颓势。
  为什么牛奶没人喝、黄油没人吃?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只有3.2%;可到了1933年,失业率达到历史性的25%。短短几年间,失业率成倍增长。而从工资水平看,1929年普通低技能工人平均每小时工资43.7美分,1932年跌至38.1美分,1933年跌至谷底的35美分。
  1936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他认为,“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来看,在市场经济中,当技术不再是制约产能的主要原因时,消费成为制约产量的关键。一旦消费不能有效增长、陷入萎缩,经济就会出现恶性循环。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强调促进消费、激发消费潜力。
  一般认为,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在于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这恰恰与眼下两个热点话题息息相关——社会保险与个税征收。
  在“经济大萧条”时,失业率高达25%,犯罪率大幅增加,社会系统性崩溃。可今天希腊的失业率也到了20%,但社会系统性崩溃并没有出现。这主要归功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保全覆盖。但近年来,还是出现了“网约工”因不属于劳动关系而无法缴纳城镇职工险等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社保制度有待从以雇佣身份为基础转到以国民身份为基础。
  至于个税,我国个税起征点已历经4次调整。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增加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尽管具体实施细则还有待制定,但在鼓励消费、激发消费的大背景下,“上有老、下有小”的消费中坚力量家庭应该得到更大的税收支持。
  总之,只要各项政策互相配合,消费这个撬动经济的杠杆一定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阅读原文


作者|邱婕(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