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侯仕军:上海制造业升级路径

时间:2015-09-22浏览:205设置

        早在十二五时期,上海就已认识到制造业继续比拼数量、规模和价格不再可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手段比拼质量、科技和品牌,推动本地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促进上海制造跃升为中高端的上海智造、重拾上海品牌的荣耀。为更有效地适应资源、环境、社会压力巨大的重大现实,十三五期间上海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还需适应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形势,借鉴《中国制造2025》敲定的战略任务和重点,以超越经济技术视角的竞争思路加快塑造更多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竞争标杆。

竞争力现状:

亟须涌现更多责任竞争标杆
  上海制造企业的经济技术效率和环境社会绩效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出一种社会促进型的竞争力结构形态。不过,相较于经济技术效率上的显著优势,上海还亟须强化企业个体层面责任竞争的标杆塑造。
  经济技术效率主要体现出盈利诉求下的利己型竞争力,体现为一种经济性价值,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社会绩效是环境社会公正诉求下企业的包容型和利他型行为,体现为一种基于尊重和惠及他人的心灵和精神价值,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法性保障。企业的环境社会绩效体现在成本竞争、技术竞争和营销竞争之中并且启发着从霸道到王道、从霸气到王气的转型(既具有张扬性的闯劲和霸气,又具有内敛性的洞察力、睿智和责任感),也意味着企业转向一流水平以及灵性企业以适应满足国内大规模、多样化、挑剔的需求及相伴的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我们结合地研究发现,上海制造企业在经济技术效率和环境社会绩效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下。
  就而言,主要基于各相关机构推出的各种排行或指数体系寻找那些在经济技术效率和环境社会绩效方面综合或单向表现显著的上海制造企业。在经济技术效率方面,根据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200912月发布的《国内优势企业发展需求与上海产业战略的对接研究》,当年223家国内优势制造企业中来自上海的仅占10家。根据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02011年上海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9.0690.85,均持续位居全国第一。2011年最具创新力的25家中国公司中,上海制造企业只有2家。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按销售收入)中,上海制造企业仅占10家。2011年中国机械品牌100强(前10名)中,来自上海的仅有2家。综上来看,无论是从单向还是综合(结构意义上)来看,只有宝钢集团(或宝钢股份)、上海医药在经济技术效率和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表现都很突出。上海石化、上海家化在经济技术效率方面的单项表现尤其突出,而上海汽车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的单项表现则比较抢眼。
  就上观,我们基于中国2013年统计年鉴中公开发布的有关各省2012年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计算和描述上海制造企业群体(均系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截至2012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3769家,其中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72家,占全国总数的2.8%)在经济技术效率和环境社会绩效两方面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总体表现及组合形态。例如,成本水平方面,上海制造业城镇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6倍,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成本费用利润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等等。技术竞争力方面,上海制造企业平均每家研究开发经费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1倍,平均每家企业拥有新产品项目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平均每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13倍,等等。营销竞争力方面,上海制造企业规模以上产品销售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家新产品销售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88倍,平均每家新产品出口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36倍,等等。环境社会绩效方面,上海制造企业平均每家大中型制造企业税收贡献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3倍,平均每亿元工业GDP废水排放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平均每亿元工业GDP烟(粉)尘排放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5倍,平均每亿元工业GDP危险废物产生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5倍,而平均每亿元工业GDP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2倍。等等。综合来看,上海制造企业经济技术效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环境社会绩效则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4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表现出一种社会促进型的竞争力结构形态。这种发现与前面上的上海制造企业竞争力考察结果也比较一致。
  综合考察,我们还发现两点。一是上海制造企业经济技术效率内部还存在不够协调的情况。例如,上海制造企业综合成本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8倍,这直接反映了近年来上海在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较强的成本压力。而上海制造企业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则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7倍、7.20倍。显然、成本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营销竞争力之间、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之间都需要更加协调。对于前者,上海制造企业需要加强成本创新以及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内和更加多元的价值链环节上筹供和整合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对于后者,上海制造企业需要借由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塑造与营销实力更加匹配的技术实力。
  二是在环境社会绩效方面,上海制造企业总体上还亟须强化企业个体层面责任竞争的标杆塑造。例如,综合来看,上海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在每家企业税收贡献、平均每亿元工业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每亿元工业GDP氮氧化物排放量等都大幅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平均每亿元工业GDP废水排放量、平均每亿元工业GDP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方面的环境社会绩效还逊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个体层面上看,结合前面上的上海制造企业竞争力考察,上海制造企业在责任竞争的标杆企业阵列中顶天立地的企业还非常缺乏。

塑造责任竞争标杆:

上海制造企业的系统路径
  上海制造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建设中除了要关注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品牌塑造之外,还很有必要加强个体层面责任竞争导向的转型建设、加快树立更多引领上海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竞争标杆。
  首先要梳理现状、明确方向。上海制造企业实施责任竞争战略需要立足当下,梳理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管理现状,评估自身环境社会绩效,明确自身的竞争力基本形态,瞄准努力方向和目标,通过内部供应链运营环节之间、与相邻运营部门之间、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延伸的供应链环节(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之间以及不同供应链(甚至竞争对手供应链)之间协调促进责任竞争。上海制造企业可以采取全新的环境扫描工具和系统识别传统工具和系统无法识别的社会风险。上海制造企业可以基于自身的经济技术效率和环境社会绩效界定自身竞争力结构和形态。例如,那种社会兼容型竞争力由于缺乏经济技术性基础、掠食型竞争力结构由于缺乏环境社会绩效保障而不可持续,蜜蜂型竞争力结构由于经济技术性基础和环境社会绩效保障的高水平协调而更可持续。显然,失衡、不可持续的竞争力结构蕴含着企业转型竞争力的方向和思路,例如掠食型企业就需要强化责任竞争和责任竞争力的培育。如前所述,综合我们的观察,上海制造企业整体上在责任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
  其次要立意高远、重塑理念。具有责任竞争力的上海制造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而且还需要具有充满无限活力的健康灵魂(尤其是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来自许多技术和经济性手段,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只能来源于人类几千年来操守的价值公理。上海制造企业需要从价值观源头上重视与企业直接相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大背景和深层矛盾,重新塑造责任竞争理念并将其持续地纳入企业文化系统。例如保存和改善生命的默克公司,用科技和创新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通用电气公司。除此之外,上海制造企业还需持续地通过在企业内外部整合传播达成创建新的生态、人文环境和塑造新型商业模式的企业共识和社会共识,保持企业-社会-环境之间形成协调的利益和利害共同体。企业在处理同顾客、股东、雇员及其他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时,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保持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节制。它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可持续的净价值,而不仅仅满足于赚取或者分割到更多的健康利润,并把资本的创造性破坏限定在不至于伤害整个国家或社会的范围之内,把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环境社会诉求之间的差距保持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从而使得其利益相关者高度认同它并为之倍感自豪、满意、敬重和幸福。
  第三要着眼未来、战略统领。企业责任竞争理念需要融入企业战略系统统领企业未来才可落实。为此,上海制造企业要站在全球、全国、全局的高度,对全球、全国、地区、行业等各层次领域的战略需求做高屋建瓴的客观分析,尤其要敏锐地关注到高端市场中日益普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主动拓展那些能够实现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而又契合自身使命和实力的相关领域中的战略机会,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核心运营问题进行管理,在考虑人才、资金、库存、周期时间、质量以及物料、生产和物流成本等问题的同时就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领域一般应同时满足以下四条基本标准: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存在重要的机会(利益)或挑战(损失);在解决或管理这些机会和挑战方面,企业和社会拥有共同的利益(利害)关切;企业确实有能力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存在重大的妨碍企业在这些领域参与社会合作项目的分歧与障碍。
  最后要点滴做起、责任竞争。明确企业竞争力结构塑造或改进的努力方向,接下来上海制造企业就需要在责任竞争理念和战略的指导下将责任竞争策略纳入竞争策略系统、选择同时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举措并从点滴做起开展社会责任投资、经营与管理,并在营销沟通的话题组合和组织中加以有效的体现。这些责任竞争举措可能具有三个基本层次。初级层次是外挂式责任竞争。企业在塑造成本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的成本、技术和营销创新过程中注重减少企业经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不断驱动这种责任竞争行为。中级层次是内嵌式责任竞争。企业将社会、经济、环境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技术和营销创新分别塑造成本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形成有特色的、先进的、有品质的、满足国家和社会前瞻性战略性需要的技术、产品和业务模式,既可推动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又给企业带来盈利。例如,3M公司30多年前就开始力推“3P”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计划,从污染源头(产品和生产过程)抓起,重新规划产品,改善生产流程,重新设计生产设备,循环利用废料,既显著节约成本,又降低与污染相关的事故和法律纠纷发生概率,增强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高级层次则是内嵌式责任竞争的升级,设计到参与责任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建设。目前由企业联盟、公民社会组织和公共机构设计并管理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标准涵盖全球茶叶经营到采掘业、碳排放、劳动标准以及可持续林业等领域,凭借其巨大的成员规模和广泛的号召力,日益成为决定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国际企业是否正当的看门人。上海制造企业不能将欧美公民社会组织和公共机构关于责任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倡议视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对华开放剩余市场过程中所设置的意在削弱(压制)自身竞争优势的壁垒,而是要积极熟悉游戏规则、加强与相关组织的关系并寻求中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指导,踊跃参与责任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开发、修订和推广,通过中国特色和国际惯例之间的平衡来塑造非对称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塑造有利于自己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国际市场条件和内在理念支撑体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教授)

相关链接:http://www.dfdaily.com/html/8762/2015/9/22/1303137.shtml


返回原图
/